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

卡賽爾文件展~1




前情提要:

就在前面落落長的一些小筆記後,本文要開始不太正式的介紹那個時候看到的一切。
本次旅途,全程經歷飛機轉火車,差點敢不上,火車轉高鐵,又不小心趕上的過程後,我與同行好友(林昶佑同學)踏上了Kaseel這個城市(以下簡稱K市)!正當以為一切順利上軌道的同時,天曉得新的挑戰正在等待著我們~






本文開始:



參觀時間: 2012/6/11-12



簡單參觀指南

當我兩開開心心的到達K市的同時,沒想到完全跟地圖銜接不上,原來天真的兩位高齡大叔叔,跑錯了火車站!K市有兩座火車站,分別為:Kassel-Oberzwehren與Kassel-Wilhelmshöhe兩站。只有Kassel-Wilhelmshöhe停有ICE(德國高鐵),而離展場比較近的則是Kassel-Oberzwehren,可以透過當地的巴士或是搭乘類似台灣電聯車之類的短程火車,連接兩個火車站。

而當時兩位大叔叔人生地不熟,又喜歡自由自在的自由行(就是懶得做事前計畫),就這樣傻傻的淋著雨,接受上帝的洗禮,從Kassel-Wilhelmshöhe苦命的走向Kassel-Oberzwehren,一路上欣賞著K市的當地風情~

(在此感謝熱心的德國大叔,雖然你全程跟我們說著你以為是英文的德語,我們也搞不清楚方向在哪裡,但還是十萬分的感恩!這就是熱情阿!!)


老叔叔v.s. ICE

dOCUMENDA 13的地上標示(在Kassel-Oberzwehren車站)

整個K市的大小按造維基百科的數據顯示約為107平方公里,我們幾乎全程都使用雙腿行走,除了有時想體驗當地城市感覺絕對不是累到不行,我們才會搭乘大眾交通工具。本展所有展品(除電影院有時間限制的影像作品)我們幾乎花了約兩天多一些的時間進行參觀,所以若是有興趣想要完全制霸的朋友,可估計花上三天左右包你看到吐!但是記得,要注意自身的體力負荷!

小警語:看展有數,身體要顧。

德國真的很多珍珠奶茶店


K市的輕軌列車

K市街


到達K市的第一天已經是下午時分,若是要當天就開始看展,老人家體力有限,而且尚未了解實際展覽規模前,我們不敢輕舉妄動。畢竟知己知彼,才能開心完成看展任務!所以到達的第一天,在旅館check-in之後,我們就先前往K市的鬧區,去到處晃晃,勘查地形。

文件展的展覽方式,幾乎是包含了所有的城市,他將整個化為一座大型的展覽館,所有能用到的空間都用上了!所以在參觀的同時,有時若是沒有特別注意,可能就會錯過,以為這只是當地的環境之一。他所利用到的空間包含了:圖書館、美術館、百貨公司、公園、科博館、飯店......等,很多地方都是我個人在臺灣沒有看到過的展演地點。個人感覺商家、民眾也都相當配合整個展出,即便是它們看不懂或是不了解。

(關於當地人的感想或想法,是我之前看展所忽略的重點,很感謝研究所學妹湯雅蘭小妹妹提出了這個觀點,下次我在參觀的時候,我會特別記上這一點,感恩你!)

在觀察整體的路線時,發現了傳說中的售票處!(售票妹妹很親切又活潑,人家在工作就不方便拍照了~)於是我們兩個人各自買了乙張兩天票,票的開始日由你自己決定,當你開始使用的那天開始,就要簽上日期與簽名,每當換展場或是有特殊入口的展覽,就出示你的票卡。而他的售票處、寄物處與販賣部,都是以貨櫃的方式呈現,然後在裡面搭配上木質地板做簡單裝潢。標示簡單,整體真的簡簡單單的風格!(如下列圖所示)


文件展的書品販賣部(德文)

文件展的書品販賣部(英文)

售票區
就是這長~~~長的票


在售票處還有另外販賣兩種導覽冊,如同臺灣特展一般,一種簡易型、一種詳細版,分別有英文與德文兩種版本。內容標有作品照片、名稱、簡介等,售價忘了!

What When(卡賽爾文件展展覽簡易型簡介-英文版)


在展覽處還有提供作品配置地圖,基本上很準確,很容易辨識;但是唯一缺點就是,K市本身位處於山坡地,地圖上並沒有辦法標示出高低落差,所以有些地方的展場,若你非當地民眾,可能會因此而誤導你走上許多冤枉路。(兩位大叔叔就是其一的受害者)所以當你迷路或是疑惑的時候,最好找位當地人幫你指路,不然可能就會多很多機會幫你訓練體力!

當天回到住宿點,搭配重要的名產小熊軟糖,開作戰會議!



*接下來分成室內與室外的展場做介紹。


「開戰了!!!」看展室內篇!



展覽DM裡面附有該展全區平面地圖與個展覽館結構圖


每天的室內展場從十點開始展出,若是你想要享受人少的的展覽方式,建議除了挑選非假日時段外,早起排隊看展也是不錯的方式。因為大家的目標不同,所以一早的排隊隊伍會散落在個展覽地點,而在看展有個重要的點:「寄物」因為多半是室內展場都會要求你的隨身包包大小,如果超過他們所規定的尺寸,就必須到旁邊的寄物處寄放,所以建議不要帶著太大的包包去看展,除非你覺得寄物無所謂。
早餐是一天活力來源!

早起排隊看展阿!!!

感謝昶佑大叔~


第一天我們先到達在售票處旁的室內館-"FRIDERICIANUM" 內參觀,該館基本上擁有相當大的空間,非常適合視覺藝術展品的陳設。而一開始入到館內,也真的是讓我這個鄉下人驚艷,本次看展的第一件作品,也是我個人目前最愛的一件,約有一個籃球場大小的展覽空間,挑高的天花板,空無一物,在此空間你所能感受到的,除了視覺上的空白外,剩下的只有微微地風吹過,在這個空間的所有人的表情都是一臉疑惑,但在看完作品牌之後,一切恍然大悟。


"FRIDERICIANUM"入場驗票處 

簽上姓名與日期,開始了我的兩日票



"I need something meaning I can memorise"作品牌




"I need something meaning I can memorise"作品呈現狀況

這件作品名稱"I need something meaning I can memorise"完全說明了一整個狀況,也讓我反思了許久。可以站在許多立場去進行詮釋,我自己的解讀如下: (僅為個人意見,歡迎給予意見)


  • 這是一個嘲諷。當代藝術內,太多不知所云的東西,即使技術高超、畫面絢麗,卻完全看不到豐富的內容,而他使用了全空的視覺,來反射過多的表象,以表現他說想要說的一切。
  • 當前的藝術層次已經不同,並非完全受限至在看得到的東西上,就算看得到也不一定是「所謂的美麗景象」。進入到這個時期,更多的部份是在討論概念與想法部分。如同他的題目所寫:"I need something meaning I can memorise" 如果當所有的視覺物件都已抽離,所謂的「看不到」是否也為一種看見的模式?當你看不見了以後,他昇華到了是記憶的層次,是否會更映像深刻?
  • 對我而言,這真的就是完全表現所謂的觀念,完全的拋棄了視覺美醜、物件有無的問題。但也因此可能出現這是否為「視覺藝術」的問題,這就要取決所謂的「看不見」、「觸覺」、「嗅覺」是否能成為視覺藝術的一部分。
  • 讓我感到這件作品最有趣的地方,在他的作品中標示出了"A gentle breeze pulling the spectator through the gallery space" (不負責翻譯:溫柔的風牽引著觀眾經過整個展覽空間)包括空間的穿堂風其實都是在計畫之內,而我也在這個空間試著找出風的來源,最後才在其中的一個角落發現他隱藏了抽風機,使得外面的風能灌入室內,高手!


在室內展覽空間,除了這件以外,其他多半與其他架上藝術的展演方式差不多,在下方就補上當時拍的照片,往後日子內我會將一些個人覺得有趣的作品獨立篇章寫出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室內作品除了上述該作品比較特殊外,還有他的空間運用也是相當有趣!誠如前面所述,本展包含了K市的絕大部分,包含了博物館與其他空間,所以在此特別提出幾件作品與該展覽空間有著特別的互動!除了基本的藝術展覽館外,本展還運用了K市的各種形態博物館,例如:科博館、電影院等。所以除了展覽作品外,其實也會在各個空間內看到原有的展品,有時甚至會無法辨認何者才是本展的作品。以下放出一些特別的作品照片,給大家參考:

路邊廣告看板?其實是作品

路邊裝置藝術?其實不是本展的作品,我們懷疑有人是想搭順風車~


科博館內

科博館內,這才是作品的!

混雜在標本中的一個小螢幕!

地質館,可是全部都是作品~

科博館外,不要懷疑,這是作品!!

沒看錯!這是真的活體,可是是生態館的動物,非作品!



市立圖書館內,我們是跟館方人員確認後才確定這是作品!

多半有作品的店家們口都會有這樣的看板,但進去之後還要在找一下。
建議直接詢問比較快~囧




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待續



(文章中若有需使用或引用,請告知並註明引用自此即可,感恩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